葛小乐(教研室主任):
男,1990年2月出生,硕士(博士在读),讲师,安徽省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汽车构造与零部件加工技术》等课程。科研方向:智能机电装备设计、先进连接技术、汽车零部件轻量化设计;主持各类科研项目5项,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横向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6篇论文被SCI/EI收录,授权发明专利1项。获批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主持省级教研项目1项、校级教研项目2项,发表教研论文4篇,指导学生竞赛获国家级奖项10余项,获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全国失效分析大奖赛优秀指导教师。
于翔(教研室副主任):
男,1992年5月出生,硕士,助教。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床电气控制》等课程。科研方向:先进制造技术;主持横向课题1项,参与科研项5目,发表学术论文3篇;主持校级教研项目1项,发表教研论文1篇;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项。
宋娓娓:
女,1984年7月出生,博士,教授。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机械原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等课程。从事搅拌摩擦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及增材制造、高速切削等方面的研究,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安徽省科学技术将三等奖2项、黄山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5篇论文被SCI收录,7篇论文被EI收录,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13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3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教研论文4篇,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主持教研项目3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项,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8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刘胜荣:
男,1983年1月出生,硕士,副教授。从事先进制造技术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等课程。科研方向:先进制造技术;主持各类科研项目8项,主持横向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5篇论文被SCI/EI收录,授权发明专利8项。
方涛:
男,1989年6月出生,硕士,高级实验师。从事先进制造技术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CAE技术》等课程。科研方向:增材制造技术;主持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安徽省仿真设计与现代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1项;主持横向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2篇论文被SCI收录,授权发明专利6项,其中国际专利1项。主持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安徽省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等教研项目4项,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安徽赛区)二等奖、黄山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黄山学院师德先进个人,发表教研论文3篇,指导学生竞赛获国家级二等奖3项、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
高琴:
女,1985年3月出生,硕士,讲师。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机械设计基础》、《科技论文写作与检索》等课程。科研方向:无铅压电铁电陶瓷的材料改性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1篇论文被SCI收录。获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项,指导学生竞赛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三等级1项、省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吴承伟:
男,1987年8月出生,硕士(博士在读),讲师。从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传感与检测技术》、《机器视觉》、《先进制造技术》等课程。科研方向: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机器视觉检测;主持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横向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2篇论文被SCI/EI收录,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批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主持各类教研项目4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项,发表教研论文4篇,以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奖项12项,获校级教学竞赛三等奖1项。
蒲家飞:
男,1991年4月出生,硕士(博士在读),讲师。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机械基础》、《金属切削与机床》、《数控实训》等课程。科研方向:先进制造技术、金属表面质量工程。主持各级科研项目8项;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横向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3篇论文被SCI收录,授权发明专利1项。主持教研项目2项,发表教研论文3篇,指导学生竞赛获得国家三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3项、省级三等奖2项。
付康:
男,1993年3月出生,硕士(博士在读)、讲师。从事特种加工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器人焊接技术》等课程。主持省级教学科研项目1项,横向项目1项,参与省级项目4项;发表论文5篇,授权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指导学生竞赛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10余项,获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马忠强:
男,1991年5月出生,博士,讲师。从事机器人方向的教学与半导体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讲《机器人基础》、《计算方法》等课程。科研方向:半导体材料加工;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横向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2篇论文被SCI/EI收录,授权发明专利6项,其中国际专利2项。指导学生竞赛获奖2项。
王晨:
男,1995年2月出生,博士,讲师。科研方向:新型功能分子铁电体优化及光电子器件应用、新型功能分子铁电体铁电催化应用、多元薄膜制备与器件优化、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获2023年苏州市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2024年第一季度“Wiley威立中国开放科学高贡献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5篇,其中23篇论文被SCI收录,其中以第一/共一/通讯作者身份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ano Researc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顶级期刊发表9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
张喆:
男,1994年12月出生,博士,讲师。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热工基础》、《移动机器人技术》等课程。科研方向:能场辅助增材制造、超材料设计与制造等;主持横向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6篇论文被SCI/EI收录,指导学生获奖1项。
杜晓洁:
女,1989年11月出生,博士,讲师。从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机电传动与PLC控制技术》、《机械电子专业英语》等课程。科研方向: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高能束材料表面改性;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横向课题1项,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6篇论文被SCI/EI收录。
王小勇:
男,1992年3月出生,博士,中级经济师。从事机械设计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科研方向:茶叶装备与智能化加工、农业机械设计;主持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智能型清洁化茶叶理条技术与装备研究”;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茶优质安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链一体化示范”;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7篇论文被SCI/EI收录,授权发明专利1项。
覃嘉宇:
男,1995年9月出生,博士,讲师。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机械原理》、《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科研方向:硬质合金切削刀具;主持校级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13篇论文被SCI收录。
李冲:
男,1997年6月出生,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科研方向:先进高性能无序金属材料及其放电加工材料蚀除机理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5篇论文被SCI/EI收录。参与撰写发明专利5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项。
陆紫嫣:
女,1993年10月出生,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科研方向:机械摩擦学、先进润滑材料。发表学术论文5篇,会议论文3篇,其中4篇学术论文被SCI收录。
牛云展:
女,1989年2月出生,博士,讲师。从事机械工程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机器视觉》、《工程制图》等课程。科研方向:并联机器人构型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参与科研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7篇论文被SCI/EI收录,授权发明专利3项。
朱鹏飞:
男,1987年7月出生,博士,讲师。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机械工程控制基础》、《专业英语阅读》等课程。科研方向:齿轮先进制造技术及表面强化方法。指导学生参加安徽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正反驱性能驱动的重载车桥螺旋锥齿轮齿面分区复合高能喷丸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全工序法加工超减比双曲线齿轮的双面同步成形机理及其设计方法)、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功率密度摩擦片油槽传热表面分级微结构的可控间歇放电加工方法研究)、长沙市自然科学基金(低反射自清洁薄膜电渗驱动微纳压印制备方法与工艺研究)等项目;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4篇论文被SCI收录,2篇论文被EI收录,1篇论文被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收录;授权发明专利1项。
张晟伟:
男,1995年10月出生,博士,讲师。科研方向:金属增材制造;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百焦耳级多维参数可调重频激光器关键技术及激光冲击成形基础研究”、“受损航空钛合金锻件局部结构连续点式锻压激光成形修复”、“单合金双性能梯度功能钛合金压气机盘连续点式锻造激光快速成形”等项目;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7篇论文被SCI/EI收录,授权发明专利2项,其中国际专利2项。
董旗:
男,1993年2月出生,硕士,讲师。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焊接结构与工装设计》、《工业机器人技术》等课程。科研方向:激光融覆金属材料表面改性;主持各类科研项目2项,参与科研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其中1篇论文被SCI/EI收录。主持校级教研项目1项,发表教研论文2篇,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获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1项。
程佳鸣:
男,1994年6月出生,硕士,讲师。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先进制造技术》、《机械优化设计》、《机械制图》等课程。科研方向:车辆传动部件优化及其CAE;主持科研项目1项,参与科研项目6项,主持横向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1篇论文被SCI/EI收录,1篇被北大核心收录;发表教研论文1篇,指导学生竞赛获奖2项。
杨超:
男,1994年2月出生,硕士,助教。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流体力学及液压传动》、《机械基础》等课程。科研方向:机电液控制技术;参与科研项目1项,主持横向课题1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发表教研论文1篇。